如何写好报告文学?李敬泽:用最恰当的文学手法表达报告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4-04-27 22:26 104041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作为一种用文学手法表达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纪实文学、报告文学作品领域曾经出现不少令大家喜爱的精品,比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徐迟《哥德巴赫猜想》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的发展,跟报告文学密切相关的非虚构作品方兴未艾,很受当下年轻读者的欢迎。当下的报告文学作品,该如何进一步发展,写出更多更好的新作品赢得读者,也是文学界关注的一个课题。

《神山星火》

4月27日,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神山星火》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首发并举行专家研讨会。包括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白烨、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潘凯雄、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梁鸿鹰、中国作协创作联络部主任彭学明、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中国作家》杂志社主编程绍武、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贺绍俊、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副主任刘琼、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丛治辰以及黄传会、范咏戈、胡平等十多名文学评论家、作家相聚一堂,围绕这本书的具体风格、内容特点展开深入分析,并延伸到报告文学的写作方法、伦理,以及这种文学体裁向前发展需要努力的方向等等。

《神山星火》近20万字,分为“长夜漫漫无尽时”“红军来到神山村”“脱贫攻坚不停歇”“寻亲、道阻且长”等十五个篇章。作者团队多年数次蹲点、走访、记录了大量的文字、图片材料,生动、详尽地讲述了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从旧社会血泪艰辛的发展历程,到当下大步走向共同富裕的新篇章之路。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记者团队,由《光明日报》社长、总编辑劳罕(王慧敏)领衔撰写,邢宇皓、王斯敏、卢泽华参与创作。

为何取名“神山星火”?作者解释说,神山村是一个普通村落,但一展开却是一部风云激荡的中国百年乡村变迁史。旧中国,这里燃起的革命星火。新时代,神山村播撒的脱贫攻坚星火,已然催生出赣鄱大地山乡蝶变。

一个强有力的文学结构

将宏大历史落实到村庄命运

李敬泽提到,在他阅读的报告文学主题创作领域中,《神山星火》的结构和写法达到了相当高的专业:“对我们现在的报告文学创作,带来很重要的启示。”他首先分析这本书的整体结构,“报告文学作品、纪实文学作品或者说非虚构作品,总的来说,它很难有一个强有力的结构。至少,在我们当下的报告文学主题创作中,常常感觉它其实没有结构的,或者说它只有个自然结构、时间结构,从头开始说那种。但是《神山星火》这本书有一个强有力的结构,能够把一个宏大的历史,恰切、精确地落实到一个村庄的命运。而且这本书的结构不是从外面强加进去的,而是它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有大量生活的、历史的材料进行闪闪发光的印证。我说的这个结构不仅仅是一个起承转合的那个结构,而是说我们的作家如何从生活、时代、历史中提炼出这么一个结构,可以强力体现时代生活历史中的那个强大脉络。”

李敬泽(左3)在研讨会现场发言

另外一点引发李敬泽注意的是,这本书的四位作者全是记者出身。“我常常感觉,现在的很多报告文学作品,文学太多,报告太少。报告文学作品的强大说服力和根本伦理首先应该是报告。但我有时候挺怕读现在的报告文学,为什么呢?材料太少,抒情太多。我觉得,作为非虚构写作的报告文学作品,首先应该是报告,对生活、事件的深入把握,并以最恰当、准确的文学手法给表达出来。《神山星火》的四位记者出身的作家,写得非常扎实,克制有分寸。我看到了一种尽可能深度、尽可能全面、尽可能落实到人和细节上的那个把握事实的努力。在这个努力中,适当的抒情和结构,才是令人信服的,也才是真正能够走到人们心里的那个东西。”

文学来自生活

新闻界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力量

神山村,位于中国东南丘陵地带,潜藏在革命圣地井冈山深处,这里盛产毛竹,曾因地势险要,交通闭塞,丰富的自然资源,很难换来经济效益,加上耕地面积稀少,食物匮乏,村里一度吃不饱饭,留不住人。因着国家对革命老区的关心和输血式扶贫,以及自身不懈地努力,神山村人终于通了村里第一条路,家家户户有了电灯,老大难冷浆田也因一个“包”字而焕发新生……书中,赖国洪父子外出打工是神山村人踏入改革洪流的代表,左香云用竹制工艺品创业是神山村人融入红色旅游的典范,作者在书中对这些村民们人生经历的浓淡着墨,刻画的是老区、村民、乡村和时代背景繁复交织的长卷。这本书的写作以解剖麻雀式方式,从神山村这么一个小村庄,把一百年的历史表达出来。

白烨注意到,这个作品“题材非常独特”“作者们抓住了一个神山村,然后在这个村里头挖出令人惊叹的很多东西。这个作品它用这种方式写了一个村史,几乎是一个村史,但是这个村史背后有党史,有军史,有国史,这个不得了,当然它不是很全面很整体,通过线索把侧翼写出来了,让它变成了一个缩影。”

梁鸿鹰在发言中提到,“文学来自生活。新闻界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的力量。新闻记者总是处在生活的第一线,从这个意义上,他们本身从事的工作就跟文学创作的题材积累有关,再升华为文字。大致他的工作性质,工作的这种面向是有利于他们开展文学创作的。事实上从文学史上来讲,尤其是报纸出现之后,以新闻为职业的作家是很多的,海明威等等,新闻工作者如果有志于成为文学工作者,我认为他们是具备条件的。”

研讨会现场

有着报告文学写作丰富创作经验的作家黄传会认同梁鸿鹰的观点,“我们平时参加的报告文学研讨会往往是作家写得多,记者写得少。凡是优秀的记者写报告文学,要成为一个报告文学作家比较容易。”

书中关于为红军烈士寻亲的章节特别感人。《光明日报》的记者原来是为了写精准脱贫到神山村的,在这里发现了七位烈士墓,他们被先辈的精神所感动,为了英烈之魂得以归根,2022年8月,《光明日报》发出倡议,联合井冈山市市委主动为神山村七烈士发起寻亲活动,开设了为烈士寻亲专栏。这中间的曲折困难和辗转心路历程,也在该书中有细致描写。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丛治辰在发言中提到,“当我看到这一点的时候,我觉得这是文学写作的价值所在:文学真的能介入现实,也真的能够唤醒现实。”

(浙江人民出版社提供图片)

评论 1

  • fm1906663 2024-04-28 发表于四川

    用恰当的手法。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