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
席地而坐,包括跪坐,商、周、汉、魏几朝没有太大变化。席地,并非直接坐地板,而是坐垫子上,免得屁股太凉。
东汉画像石“西王母”拓片。
汉代出现新型小坐具“独坐板枰(音平)”,为历代坐具鼻祖。此时仍流行跪坐,垂足坐已经出现,但远未普及。
维摩诘倚隐囊-龙门石窟北魏浮雕。
西晋起,跪坐渐衰,箕踞(jī jù,伸腿坐)、趺坐(fū,盘腿坐)、斜坐,随心所欲。床上兴起供倚靠的凭几和隐囊。图中床比以往变高,并增加了床顶。
释迦服饰与坐具-莫高窟285窟南壁壁画。
南北朝,垂足坐开始流行,高形坐具如凳子、筌(quán,座墩)蹄相继出现。
五代周文矩《重屏会棋图》。
入唐后,椅子、凳子已经稀罕了,但跪坐和趺坐依然存在。盛唐后,椅凳普及,家具由矮向高发展。凳子形状多样,有方形、长条、圆形、椭圆等。
宋仁宗坐像。
宋代,完全进入垂足坐状态,彻底脱离席地坐,各种高形家具初步定型,为我国家具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期。到了南宋,家具品种样式相当完备。
元《世林广记》插图中的交椅。
元代尚武,追求奢华的享受,坐具厚重粗大,雄伟豪放。作为游牧民族,自然要求坐具携带方便。
明朝岐阳王坐像。
明及前清,传统家具黄金期。工料精良,重美学,制作艺术登峰造极。海禁开放,进口大量硬木,使得工匠有可能制造出精美坚实并超越前代的家具。
乾隆坐像。
到乾隆时候,工料虽精,但雕饰过于繁琐,风格大变。
晚清,随国势每况愈下,一蹶不振。
评论 2
马鸭 2018-09-27
[发怒][得意]
fm516398 2018-0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