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路村小学的孩子们天天都会经过悬崖上凿出的上学路。
雅安市汉源县古路村小学,建立于1951年,处在海拔1400多米绝壁之上,由5间水泥房和厕所组成,教室在石坎上,厕所在石坎下。教室用木篱笆围着,外墙上“朗朗书声云中荡,彝苗成才固根基”显示着这个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意义。厕所前不宽的空地上,学校用两个木桩和废弃的黑板搭了唯一一个篮球架。两个男孩正小心翼翼地拍着篮球,他们不敢投球——篮球要是滚到山下去,得花半天时间才能捡回来。
由于古路村60多户农家散布在高耸于峡谷之上的与外界隔绝的六个区域,学生必须在山间小路步行3小时去学校,而这些小路的一侧就是一千多米深的悬崖。
2005年,华西都市报记者沿着崎岖的“骡马道”,战战兢兢第一次走进古路村,报道让村里的“天边小学”——古路村小学——为世人所知。2011年,学生和老师搬至山下更好的教室,存在了60年的古路村小学完成它教书育人的使命,以一种新的方式存于了人们的记忆中。
志愿者带着孩子们在满是土灰的小“操场”上做体操。
三位好老师
申其军,是古路村小学的代课老师。他18岁来到古路村小学,那时的教室是土砌的,房顶漏水,墙壁透风,学校没有厕所,学生跑到别处上厕所栽了跟头,摔伤了。他咬咬牙,把村里人召集起来,用土方法修缮学校,给学校搭了一个简易厕所。
“古路村地理环境特殊,我们想过各种办法调派教师过去,但都呆不久。申其军在古路村坚持这么多年,我非常尊敬和感谢他。”汉源县教育局副局长李清龙说,教育局曾经想过解决申其军的教师身份,但因为他的学历太低,和政策不相符,一直无法正名,只能考虑给他提高待遇。
然而申其军不是没想过放弃。心灰意冷的他曾决定外出打工,但全村人恳请他留下。“申老师走了,学校就没有了。不会有老师到山上来教书了,来了也教不长。”
申其军说:“教书多年,遗憾太多,骄傲几乎没有。”时常担忧的是,自己的水平已经跟不上外面的节奏,而古路村的孩子——大渡河峡谷的灵魂——将离这个世界越来越远。
古路村小学全家福,灵魂人物申老师光着膀子笑坐中央。
好在2008年,学校来了两位志愿者,给减轻了申其军很多负担。
包唐韬,毕业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从武汉来。以前孩子们只学语文、数学,他决定增加地理、自然等课程,还要求学生背诵《论语》。
包唐韬的学妹杨菲比他晚两个月到古路村。刚到学校,杨菲就给孩子们上了一堂音乐课,发现全班学生只会唱一首申老师教的变了调的《明天会更好》,于是她教学生唱《歌声和微笑》。女老师、新歌总是受欢迎的。不久后记者上山,学生不好意思正面打招呼,就跑上树唱起了《歌声和微笑》,算是表达了对来客的欢喜。
古路村小学的学生课余在狭小的院坝上活动,这里就是他们的“篮球场”。
在艰难中前行
初来乍到的包唐韬发现,古路村很多地方都有手机信号,村上的干部也买了手机。但因为没电,他们只能多买好几块电池,用完后,花几个小时跑下山到火车站去充电。
包唐韬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不想想别的办法呢?有了电,或许将来还可以教孩子们电脑呢。他决定下山寻求帮助。路途中结识的湖北作家方方为古路村凑了4000元买了微型发电机等,利用山中溪水的落差发电,学校的屋檐下有了第一个灯泡,能维持电灯忽明忽暗的运转和给手机充电。
杨菲是女孩子,古路村的生活多少让她有些不习惯,而最不习惯的是,她必须要在漆黑的夜里,躲在教室的角落洗澡。山上夜晚尤其寒冷,有几次,她都委屈得哭了。
夜晚,志愿者和孩子们生起了火堆,为大山带来了一点光明。
村里的艰苦条件,同样也让孩子们遭受了一些“白眼”。一位当地某中学的负责人告诉包唐韬,古路村来的孩子刻苦是出了名的,但他们即使用5倍的努力也抵不过其他学生一倍的学习。听到对方用“朽木不可雕”来形容古路村的学生,包唐韬心有不快。
山上没有中学,山下的乌斯河中学和皇木中学师资紧张,接收学生比较困难,有12个孩子从古路村小学毕业,为让他们能上初中,申其军和包唐韬一次次往山下跑,最终让他们报上了名。
2008年10月,湖北志愿者队伍来到古路村,给孩子们送冬衣。村民说,“申老师晓得有人要送冬衣给娃娃,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专门买了只羊哩。”穿着军用胶鞋、白色无袖衫,皮肤黝黑、浓眉大眼,正在空地上磨刀的申其军不好意思地笑道:“应该的,山上没啥子吃的。”
穿着志愿者送的校服,孩子们的笑脸显得格外幸福。
2009年到2014年,当地投入资金,分段对“骡马道”进行了硬化,并在临空一侧加装了护栏。
2010年6月,华西都市报记者再次踏上古路村的“骡马道”,看到骡马上驮的并不是以往的大米面粉,而是一台崭新的21寸电视机。山坡上四处立起不少电杆,电工正在架设电线。古路村有电了!
出行和物质生活上的变化,远不如古路村民和孩子们的变化让人惊讶。以前只敢远远跟在上山的记者身后看稀奇的“胆小鬼”,如今能大方地与外人打着招呼。拍完照后,有的孩子还会要求你,把照片寄给他。
2011年,学生申志海大声朗读课文。
最后一次升旗
2011年11月18日,到了和天边小学说再见的时候。华西都市报记者爬山3个小时到达古路村小学时,距离记者首次走进古路村已过去了6年。而此时的古路村,已经和往年的大不一样。
志愿者已经离开,大批学生搬下山,在山下更好的学校学习。篮球架、乒乓球台在院子里孤零零地立着。
唯一的代课老师申其军还在坚守。那是一堂语文课,教室里,9名学生大声读着课文、学生字。吃完午饭,又开始搬课桌椅,连同厨房用具,通通搬进仓库,然后上锁。下午4点半,申其军招呼学生升了一次旗,“这可能是古路村小学建校60年来最后一次升旗了。”学生们大声唱着国歌,然后解散。
2011年,孩子们搬到山下,在宽敞的教室里学习。
3天后,当地政府向家长出具书面“决定”。22日,学生们天不亮就打着手电从家里出发,赶在中午到达了新学校。
山上的“天边小学”结束了它60年的使命,这里成为古路村孩子们永远的回忆。
孩子们都长大了
2014年12月6日,距离第一次走进古路小学已过去快十年,距离告别古路小学,也过去了3年,华西都市报记者再次走访了曾经天边小学的孩子,如今他们不用每天再走五六个小时的山路,顿顿有肉吃,逐渐喜欢上了山下的生活。
孩子们在山下乌斯河路地小学上课,当天晚上,他们的晚餐是五菜一汤:有炖鸡,烧鸡,花菜,猪肉,花生米,以及一个汤。教室的外墙上,则挂着一张“汉源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堂供餐日公示表”。
申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吃饭。
老师说,学校在中午提供一荤两素一汤,下午提供一荤一素一汤的饮食标准。而这些都是免费的,尽可能保证孩子们的营养。在新学校宿舍里,住校的四年级孩子庆志伟和小伙伴挤在申其军的卧室,看《熊出没》等动画片,不时发出笑声。
山下的生活与以往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山上的那所天边小学,又是什么样子?记者再一次徒步走上古路村。一路上,惊喜伴随而行。峭壁的骡马道上安装了护栏,不会再发生失足坠崖的悲剧。在骡马道的拐角处,新建了一个个仿古凉亭。
孩子们在宿舍里做家庭作业。
村民们说,报道不但让天边小学出名,也让古路村出名。如今的古路村,成为驴友们竞相前往的一个旅游景点,还有村民们办起了客栈农家乐,当地政府也有意强化发展这里的旅游。
而在古路村,我们看到了阔别已久的天边小学,篮球架还是那个篮球架,黑板也还是那块黑板,只是它已经变成了当地村委会的办公场所。
华西都市报记者 舒张惠 程渝 刘春梅 余行 许小卿 摄影 杨涛
封面新闻编辑 舒俊瑜 综合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