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欧阳宏宇
Sora横空出世,多款国产大模型赶上甚至超越GPT-4o,Kimi、豆包、混元等多个现象级大模型产品出现……2024年,又被称为大模型商业化元年,AI大模型技术开始“进厂上车”,向实际生活落地。
该如何看待这一年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发展?对于处在该赛道的从业者而言,这一年又经历了怎样的行业变迁?12月4日,小冰公司CEO李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技术变革永远只是一个时代变革的助推。他同时提醒,技术日新月异,但商业模式却还停留在过去,能适应未来的商业模式还没有完全产生。
小冰公司CEO李笛
封面新闻: 回顾2024年,这一年的感悟是什么?
李笛:作为AI从业者,我们在这两年体会到外界有一个明显变化。
2023年,我们希望大家冷静看待。历史上每次人工智能浪潮来临,都会带来群体性过度乐观。而到了2024年,这波浪潮的商业化落地遇到重重阻碍,似乎又带来过度悲观。
所以此时此刻我的感悟是,技术变革永远只是一个时代变革的助推。对于商业模式的冷静思考,不要过于人云亦云,反而可能是促成新时代来临的最主要诱因。
封面新闻: 你觉得在2024年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李笛:坦率地讲,2024年的得到与失去,于我个人而言,与往年没有多强的特殊性。
AI不是今天才腾空出世的概念。在过去的十年甚至几十年中,AI领域跌宕起伏,经历过高光,也经历过幽暗。2024年如是,我们只是在延续一直做的事。具体到细微处,“得到”是我们看到技术变化真正有了用武之地,“失去”是我们不停向整个行业解释,如何避免陷入这种爆炸式的风口。
封面新闻: 对于你和你的企业来说,2024年的关键词是什么?
李笛:要冷静,乐观而冷静。2023年整个行业的状态是乐观而热情,2024年却变成了悲观或者FOMO(害怕错过)。
我们觉得可以乐观,保持冷静就好。
封面新闻:展望未来,您有什么样的想法和期望?
李笛:这次的人工智能浪潮,实际是过去十年来第三次冲击商业化落地,我们希望这次能真正实现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我们今天的技术是新的,商业模式却停留在过去,一个新的能适应未来的商业模式还没有完全产生。
封面新闻:“请回答”从2020年启动至今五年了。对于过去这五年,你有什么想说的?
李笛:我想说这五年过得比以往任何五年都要快。
评论 20
高新区漫漫 2024-12-05 发表于四川
2024年AI大模型技术发展迅猛,但商业模式仍需创新。李笛的观点很有道理,技术变革只是助推器,关键在于如何将其与商业模式结合。
龙岗村三组张顺平 2024-12-05 发表于上海
Sora横空出世,多款国产大模型赶上甚至超越GPT-4o,Kimi、豆包、混元等多个现象级大模型产品出现……2024年,又被称为大模型商业化元年,AI大模型技术开始“进厂上车”,向实际生活落地。
vip808 2024-12-04 发表于四川
变革来了,我们要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