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讲两弹元勋背后的故事

川观新闻 2019-09-16 21:39 33632

川报观察记者 王若晔

“从‘两弹一星’到‘863计划’,科学精神一以贯之。”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说:“什么是科学精神?我概括为3点:求真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创新是科学精神的特征,家国情怀、使命担当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灵魂……”这是9月16日,2019年四川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现场。这场报告会在上午和下午,分别在成都理工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各举办了一场。

会上,杜祥琬院士作了题为《讲故事谈学习论人生——与青年朋友谈心》的报告,除了现场观看的硕、博研究生及青年教师,还有很多青年学生、教师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收听收看。

杜祥琬院士用故事的形式,以“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等老一辈科学家的鲜活、充满细节的事例诠释着科学精神。

什么叫严谨的科学态度?“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在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同时有一个“D粒子”,他坚持不能肯定是新粒子,后经分析证明是一种介子的反应后,他只简单的说了一句“谢天谢地,我没吹牛”。

什么叫深厚的学术功底?“这件事儿是我亲历的,非常有意思。那时于敏和我们在上海用计算机进行氢弹研究。”那台电子计算机J501是用晶体管组成的,计算机每个时刻的情况都会打印出一张纸,密度、加速度等一些物理量都会显示在这张纸上,一会儿就是一大摞。“有一天我们一起盯着这个纸看有什么变化,他突然说这个量不对。他怎么发现的呢?他说这个量的趋势不对。”于敏证明出物理没有错后,精确的算出计算机的哪个晶体管坏了。“一换果然量就对了。从物理概念算出计算机的毛病,这就是功力深厚。”杜祥琬院士说。

怎样对待署名?杜祥琬院士讲述了“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的故事,80年代,朱光亚提出“军备控制物理学”的概念,杜祥琬和自己的研究生据此写了一篇文章,因为思想是朱光亚提出来的,所以杜祥琬就把他列为第一作者。初稿送给朱光亚后,他用铅笔、小楷非常工整的做了修改,并把自己的名字从第一作者圈到了最后。“怎么对待论文的署名,我想朱光亚为我们做出来榜样,有不少人在这方面犯了错误。”杜祥琬院士说。

如何对待荣誉?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第一完成人彭桓武,喊他去领奖。他说,我不能去领,这是大伙做的事。他为此还写了一副对联“集体集体集集体,日新日新日日新”。“后来,国家颁了20几位‘两弹一星’功勋奖,他也是其中之一,他拿到这个奖章后上交了。”杜祥琬说:“对待荣誉,就要像这样。”

如何面对生和死?“这里我想说一下‘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故事,他乘飞机返回北京。飞机出事起火,无人幸免。”杜祥琬说。“只见郭永怀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他们的怀里的保密资料丝毫无损,他在生命最后做了这样的事情。”

这些老故事还有现实意义吗?“有。”杜祥琬院士说:“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会有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价值观,一个有希望的国家和民族,必定会有一批又一批的新人,选择崇高的价值观。”

现场的青年学生,很受触动。“网络让人觉得很浮躁,今天听了杜院士的报告,让我更坚定了自己的科学家理想,这是我从小就想做的。”现场听取这场报告的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研究生崔龙说。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