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信仰 | 冯远征读冷少农家书: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

央视新闻 2020-06-29 17:46 31841

点蓝色字关注“央视新闻”

今年之于中国人,注定难忘。此刻,我们更渴望知晓:那敢为人先,不问生死,共克时艰的力量与信念,到底从何而来?

这个七一,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纪念日,央视新闻新媒体特别推出微视频节目《久久信仰》,冯远征、吴京安、阿云嘎、徐涛、董倩等实力派朗读者倾情亮相,只为将历久弥坚的信仰,读与你听!

今日起,央视新闻新媒体平台连续三天推出,敬请关注!

何为孝?是“无违”,是“父母在,不远游”。何为不孝?是“不能事亲”,是“不为禄仕”。90年前,有这样一位中共地下党员:他违背母亲的意愿,执意“远游”,既不能侍奉双亲,也无意做官赚钱,因此被母亲痛斥“不忠不孝、忘恩负义”,然而,他却贯注全身的力量“把生命贡献”,只为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 《久久信仰》第一期,听北京人艺演员冯远征为我们朗读——“红色特工”冷少农的“孝”与“不孝”。

冷少农致母亲书: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节选) 朗读者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 冯远征

(向上滑动阅读信件全文)

母亲:

好久没有接着你们的信了,更是好久没有聆(听)着你老人家慈爱亲切的教训了,我的心中是多么地想念哟!我不知道我有什么迁怒母亲?以致值得你们这样地恼恨我,弃绝我,甚至于不理我。

真的,我现在确是成为一个你老人家所骂的不忠不孝、忘恩负义的人儿了。我为什么要这样不忠不孝、忘恩负义呢?

在家庭中,我是一个受恩最多而一点未酬的人,照理我应该把家庭中一切的责任负起来,努力地去完成我一个好儿子、好兄弟、好丈夫、好父亲的事业,至少在外面应该努力地做一个显亲扬名的角色,极力地把官做大一点,把钱赚多一点,并且赚的钱应该全部送回家来,使得家里的人都享受一点清福,使乡里的人个个都要恭维我家的人。这样,我才能稍稍尽一点忠孝,这样,才不算忘恩负义。

可怎么想得到而又不肯这样做呢?这是你老人家急于要知道的,也是我现在要解答的。

你老人家和家庭中一切人过去和现在的痛苦,我是知道的,但是无论怎样的苦,总不会比那些挑抬的、讨田耕种的、讨饭的痛苦。他们却一天做到晚,连自己的肚皮都装不满,连自己身上都遮不住……

母亲,你看他们是多么地痛苦,是多么地可怜哟!他们愿意受痛苦,愿意受耻辱,愿意受饥寒,愿意丢掉生命吗?是他们贱吗?是他们懒惰吗?不是的。

我因为见着他们这样的痛苦,我心里非常地难过,我想使他们个个都有饭吃,都有衣穿,都有房子住,都有事情做。

这样的事情是一件最大而又最复杂的事情,我要这样干,非得把全身的力量贯注着,非得把生命贡献。我既把我的力量和生命都交给这一件事情,我怎么能够有工夫回家来,忍心丢着这样重大的事情,看着一般人受痛苦,而自己来独享安逸呢?

母亲,你是很慈爱我的,就是家中的一切老少也很想念我的。因为太过于慈爱和太过于想念我,才会一再要我回家来,但是请你们把这爱我和关注我的精神换一个方向,去爱我上面所说的人。去关注他们,把他们也当作你们的亲儿子和兄弟一样。

母亲,我真的是不忠不孝、忘恩负义吗?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地去为他们努力。同时我是社会豢养出来的一个分子,我受社会的恩惠也很多,所以我也不敢对她忘恩负义。

母亲,儿一气写了这样多,中间自然免不了许多冲撞的话,但是我热情地希望你老人家和家中的老少们深深给我以原谅吧。

谨此,敬祝:

健康!合家安乐!

                      二儿 农 

(一九三零年)三月三十一

此信写于1930年3月31日,当时冷少农已经离家投身革命5年。殷殷真情背后,是一个革命者不可言说的担当。

“我真的是不忠不孝、忘恩负义吗?”

冷少农,原名冷肇隆,1900年出生于贵州省瓮安县冷家堡一清寒农家。读书期间他接触到大量共产主义著作,并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1925年,25岁的冷少农毅然离开母亲、妻子和不满半岁的儿子,前往广州黄埔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跟随周恩来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北伐。

1927年冷少农受组织派遣,潜入南京国民政府。他公开的身份是南京国民政府军政部少校秘书,实则是一名地下党,担任中共中央军委派驻南京军事情报中心负责人。

五年未得与家人团聚,母亲多次来信催他回家。然而,碍于从事秘密工作,冷少农有家不能归。亲人间渐生嫌隙。母亲在来信中责备他“不忠不孝,忘恩负义”,放弃家中高堂和妻儿,只图自己荣华富贵。他由此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于是有了他在回信中悲痛的辩白:“母亲,我真的是不忠不孝、忘恩负义吗?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地去为他们努力。”

潜伏在南京政府内进行谍报工作,这又怎能在家书中明言,只能尽可能委婉地向家人陈述自己的工作,阐述一名共产主义者的忠孝和恩义观——

“我因为见着他们这样的痛苦,我心里非常地难过,我想使他们个个都有饭吃,都有衣穿,都有房子住,都有事情做。”

冷少农写给母亲的信

选择一份事业,笃定一份信仰

1932年3月,由于叛徒出卖,冷少农身份暴露被捕入狱。1932年6月9日,冷少农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32岁。

冷少农(资料图)

瓮安猴场会议纪念馆里记载了这样一段往事:1934年12月底,中央红军军委纵队到达瓮安,凑了10枚大洋和一些零花钱,派两位贵州籍红军战士去高庄村看望冷少农的家属。

两位红军战士化装成商人,告诉冷母他们是生意人,老板是少农的朋友。安慰冷母及少农妻子不要担心,少农会争气的,并叫少农的儿子要好好读书,将来成为有用的人。

而此时,冷家人并不知道冷少农已英勇就义……

选择一份事业,笃定一份信仰。忠孝难两全,先大家后小家,是冷少农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选择。

年少时,冷少农将自己的名字由“肇隆”改为“少农”,意思就是从少年时代就致力于寻求救国济民的道路。1932年,即便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高官厚禄的诱惑,冷少农始终坚守革命气节、坚贞不屈。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相关资料参考自新华社新媒体、人民网

时隔近百年用语言再现当年的信仰与热血需要朗读者的演绎更需要朗读者真正去了解和理解写信人的心路和故事如何诠释这份“红色的信仰”?

一起来听——朗读者说

拿到这封家书,您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冯远征:这封家书,看似平和实则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冷少农的“胸怀”让人感动。家国情怀和自己小家的情怀,他都不想去舍弃。但对国的爱,其实是要大于对家的爱了。信里没有口号式的语言,甚至于希望家人跟他一样具有家国情怀的劝言都是很平和的。这种平和里充满了爱,充满了力量。这就是一封典型的中国式家书,既有对长辈的敬爱和谦卑,同时也告诉长辈,我的理想是不可动摇的。

朗读家书,本质上是一种演绎,您在朗读时是怎样塑造他的呢?冯远征:在读信时,我脑海中勾画出这样的情境:夜深人静,一盏昏黄的孤灯下,信纸舒展平整,冷少农提笔疾书,14页、5000字长信一气呵成。  

您眼中的冷少农是个怎样的人?冯远征:冷少农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英雄,为了信仰,为了党的事业,义无反顾,甚至可以献出生命。就像这次疫情一样,那些逆行者,那些为抗疫献出生命的医护工作者,他们是有信仰的人,他们就是英雄。其实无论是哪个时代,英雄,就是在最需要你牺牲生命的时候你能勇敢地冲上去。

您怎么理解信仰这两个字?冯远征:我觉得信仰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没必要说得很虚无缥渺,一定要把它具体化,一定要有目标。有了信仰有了理想,一定要坚持朝那个方向走。只有坚持,遇到再大的困难你都再坚持一下,你会发现你离你的理想越来越近。

今晚央视新闻“夜读”栏目将推出

《久久信仰》第二期,

音乐剧演员阿云嘎将为我们朗读

陈毅安致夫人的信。

感受革命年代的炙热爱情和红色信仰,

敬请期待!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