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门》导演陈为军出新作,讲述城管与商贩的“城市梦”

封面新闻 2020-08-26 12:22 63068


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我不是钉子,我想成为一颗平凡的螺丝钉,扎根在城市”。这是占道14年的摊主王天成的自白,也是他们一家的城市梦。面对生活不易、占道14年的“地摊王”,城管会怎么做?《生门》导演陈为军在最新纪录电影《城市梦》中给出了答案。

8月26日,距离《城市梦》正式上映还有两天,主创团队带着这部诚意之作来到四川成都,将在峨影1958举行首映礼,分享电影从拍摄、剪辑到上映历时6年背后的故事。

纪录片《生门》用生猛的镜头语言,直面生命诞生的现场,透过无数孕妇生产,展现生死交替的震撼和迎接生命降临的喜悦。这部豆瓣评分9.5分的高品质纪录片,播出之后引发强烈的社会轰动,特别是在孕产妇群体、医护群体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感。

这一次,导演陈为军将镜头对准了武汉一条繁华的街道,城管与商贩的一场“攻防大战”:摊主王天成一家是在武汉生活的外地人,他与老伴、儿子、儿媳、孙女共五口人靠着一个旧报刊亭谋生。十多年来,他们把旧报刊亭违章改造成杂货摊、水果摊,占道经营。直到有一天,按照城市发展规划,王天成摊档所在的鲁磨路将打造成“珠宝一条街”,需要彻底清理沿街摊贩,王天成一家和城管中队的矛盾开始升级……

将拍摄了600个小时的素材剪辑成100分钟的纪录电影,一气呵成,行云流水,而且没有逻辑上的bug,陈为军团队用6年的时间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尽管是纪录电影,但“攻防双方”之间的戏剧冲突不断升级,颇具看点。70岁的王天成一家是弱势群体,同样也是“最强钉子户”,为了在城市扎根生存下来,甚至做出了一些过激的举动。至于城管队伍,他们坚持文明执法,不断调整战术,与王天成一家斗智斗勇。

影片真实呈现了城管与小贩各自的难处。在执法过程中,城管队员也会遇到暴力抗法的行为,却只能“骂不还口打不还手”。除了执法之外,城管中队也积极协助解决王天成一家的难题,帮他们找寻新的摆摊点。至于最后的结局如何,观众可以在8月28日电影上映之后去影院寻找答案。

《城市梦》拍摄于2014年,剧组用一年时间完整记录了摊主王天成一家从坚守到让步的过程。导演陈为军在拍摄《生门》后期就萌生了做《城市梦》的想法。但是这部电影长达600个小时的原始素材,多到让他一度想放弃,“不可能完成这么漫长的后期制作”。在制片人戴年文的支持下,他们的团队还是用4年时间完成了后期制作。

陈为军从1994年开始纪录片创作,拍摄过《好死不如赖活着》《请为我投票》《世界最大的中国餐馆》《生门》等作品。其中,《请为我投票》入围了2008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城市梦》同样在各大电影节上表现不俗,曾入围2018新鲜提案真实影像大会并荣获铜奖,还先后入围了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莫斯科国际电视节、纽约纪录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多伦多电影节给予高度评价“把纪录片拍成喜剧,过去没有人做到,但是陈为军做到了。”

评论 1

  • 人生拐点 2020-08-26

    [得意]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