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力
提起抗美援朝的战役,发生在1952年朝鲜半岛中部江原道金化郡五圣山附近597.9高地和537.7高地的“上甘岭战役”,是最为人熟知的。在两座连名字都没有的高地上,那场战斗为何变成了战役?持续43天作战里,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当年指挥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会在《回忆录》里写下: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
上甘岭战役。图片来自沙盘演兵。
上甘岭与五圣山
“谁丢了五圣山,谁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
1952年,朝鲜战场,38岁的军长秦基伟率志愿军15军接替了26军的防务,在朝鲜中线的“铁三角”地区负责防御作战。彼时的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对15军在朝鲜战场第五次战役中的表现印象颇深。他明确指示:“五圣山是朝鲜的中线门户,五圣山失守,后退500米就无险可守。谁丢了五圣山,谁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
从他的话语中,不难听出“五圣山”的重要性。五圣山和上甘岭有什么关系?
上甘岭,其实是朝鲜半岛中部江原道金化郡五圣山南麓的一个十几户人的小村庄,背后就是五圣山,前面有两处小高地。因为这两处高地是无名山,所以战斗开始后以海拔高度命名,被称为“597.9高地”和“537.7高地”。
从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到1951年6月,在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五次大的战役后,朝鲜战争已经逐渐进入“边打边谈”的阶段。
望着眼前呈三角形、满目疮痍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历经无数场战斗的秦基伟很清楚它在军事和政治上的重要程度。在接手防务初期,他指挥队伍完成布防后,便钻进小草屋起草《有关今后防御作战的指导思想》的报告,计划建立突不破的防御阵地的作战方案。时隔几个月后,15军发布了《粉碎敌人秋季攻势作战方案》,再次强调了志愿军“寸土不让,坚决固守”的作战指导方针。
15军军长秦基伟(左二)在上甘岭战役的军指挥所研究作战方案。资料图
在另一边,与之较量的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在多次赴前线查看和分析后,一项快速从志愿军手中夺取两座高地的“金化攻势”,又叫“摊牌作战行动”也成型了。
1952年10月14日
“联合国军”向两处高地发射炮弹30余万发
“从黎明前后,美七师伪二师抽调三个团的步兵在大炮三百余门、飞机五十余架、战车四十七辆掩护下向我上佳山(新占阵地)、芝林南山(新占阵地)、及419、597.9、537.7等阵地进攻,其中以五圣山前沿597.9及537.7高地为最激烈……”秦基伟在1952年10月14日的日记中匆匆写下。
1952年是美国的大选年,这时的美军已经在朝鲜战场上耗时近2年,没有占到半点便宜。新任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迫切需要一场胜利。负责指挥“摊牌作战行动”的范佛里特在1952年10月14日黎明到来前,通过美联社驻汉城记者向全世界宣布:“金化攻势开始了”。并扬言“这是一年来联军向中国军队主要防线所发动的一次最猛烈的进攻。”
按照“联合国军”原计划,在集中的炮火、飞机攻势下,计划伤亡250人就能从志愿军手中快速夺取上甘岭这两处海拔500多米的高地。
在战斗打响的第一天,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向597.9及537.7这两个总面积约3.7平方公里的小山头,发射炮弹30余万发。最猛烈时,平均每秒钟落弹6发;投掷炸弹500余枚,平均每平方公里倾泻炮弹和炸药达45吨。志愿军阵地周围的大小道路被密集如雨的炮弹炸毁、封锁,战火、硝烟弥漫。
上甘岭战役后联合国军遗留下来的炮弹壳。资料图
在确认“联合国军”主攻和战场情况后,秦基伟迅速召集开会并作出立即向兵团、志愿军司令部报告,指挥所前移,调整战斗部署和加强后勤保障等应对措施。与此同时,负责坚守两处高地的志愿军虽然牺牲巨大,但也打出了血性,在战壕、坑洞中坚持回击敌人。
上甘岭战役有多惨烈?
一个连200多人守阵地,最后走下来的仅4人
“到了下午1点,许多阵地官兵在与敌人反复争夺后,伤亡极其惨重。如守卫在597.9阵地上的八连一排三班和三排八班,都打得只剩下一个人了。”秦基伟在日记中记录下战斗首日的情况。
当天中午,守备两个高地的志愿军,在敌人飞机、炮火的密集攻势下,虽始终在反击坚守,但因装备差距和伤亡人数较大,被美军攻占了537.7北山的表面阵地,以及597.9阵地的部分。
“丢了,再想办法夺回来!”就在指挥部出现慌乱时,军长秦基伟掷地有声的一席话稳住了军心。他分析道:“我们可要做好打大战打恶战的准备。”在激烈的战斗中,当天傍晚时分,志愿军以伤亡500余人的代价,歼敌1900余人,537.7高地北山、597.9高地再次被15军夺回。
秦基伟。
但是这场战斗并没有因此结束,连美军也没想到,这两座连名字都没有的高地,会被志愿军如此重视和坚守,快速取胜的计划也因不断拉长的作战时间而化为泡影。
曾参与上甘岭战役,荣立一等功的健在老兵张家邦回忆,他所在的志愿军12军31师91团5连在1952年11月来到597.9高地,接手坚守10号阵地。
“敌人的炮弹太密集了,飞机、火炮把山头都炸平了一截,山上的石头都被炸成了沙。”张家邦说,他们躲在阵地里不敢轻易露头,“站起来就会被打成筛子,我们都是趴在地上或者战壕里观察,敌人敢冲锋我们就扔手雷、用机枪回击。”
坑道作战中的志愿军战士。资料图
猛烈的炮火切断了志愿军的补给线。“没有补给就在死去战友和敌人的衣兜里找吃的,能找到发硬、带血的馒头都算不错了。”张家邦说,双方的伤亡都很惨烈,“我们的工事被炮弹轰平了,硬的石头被炸成沙土了,就把僵硬的敌人遗体弄起来做防御工事。”
让他终生难忘的是,他们连200多人守阵地,虽然十多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但身边的战友也牺牲巨大,“除开负伤被抬走的,最后从阵地上走下来的,就只剩连长、班长、副班长和我,四个人。”
打出国威军威
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何源上甘岭?
1953年7月26日,历时两年之久的朝鲜停战谈判终于达成协议。
关于上甘岭战役,解放军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编著的《世界经典战例:战役卷》中表述:战役历时43天,志愿军经过反复激烈争夺,阵地多次失而复得,终于粉碎了对方进攻,取得了歼敌2.5万余人,击毁击伤敌机300架,击毁大口径火炮61门、坦克14辆的重大胜利。
这场战役的激烈程度也是朝鲜战场上罕见的,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有资料显示,炮火平均每秒钟就达6发,每平方米的土地上就有76枚炮弹爆炸。志愿军伤亡率在20%以上,而“联合国军”伤亡率在40%以上。
在这场战役中,志愿军涌现出大量的战斗英雄和功臣。有舍身堵枪眼为冲击部队打开道路的特等功臣、特级英雄黄继光;双腿被打断仍坚持指挥战斗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一级英雄、排长孙占元;打退敌军40余次冲锋、毙伤敌人280余名、一人坚持战斗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的新战士胡修道……
抗美援朝老兵在朝鲜获得的勋章。
英雄的15军在战役中涌现出三等功以上各级战斗英雄共12347人,英雄集体200余个。在43天里,拉响手榴弹、手雷、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舍身炸地堡、堵枪眼的烈士,留下姓名的就有38位之多。上甘岭战役,也成为英勇顽强的代名词。
从战斗升级为战役的上甘岭战役,最终彻底粉碎了敌人的“金化攻势”,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一时间上甘岭这处“弹丸之地”成为全世界的关注焦点。
秦基伟曾写道:当时,整个朝鲜战场其他地方的枪声稀落了,板门店谈判桌上谈判双方都在等着上甘岭的消息。谁的部队在上甘岭打得硬,谈判桌前谁的腰杆就硬,讲话底气就足。
上甘岭阵地上保留下来的满是弹片的一铲土,现珍藏于国博
此役之后,朝鲜战局基本稳定在北纬38度线上。彭德怀曾说过,帝国主义在东方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后来,秦基伟在《回忆录》中写道:“上甘岭战役不仅从军事上打垮了敌人的攻势,也打出了我军的指挥艺术、战斗作风和团结精神。打出了国威军威。以后有人说过,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
参考文献与网站:
1.《上甘岭之战打响!秦基伟:准备拼老命“致敬最可爱的人”》作者吴东风。
2.《上甘岭战役为什么这么出名?》作者徐平。
3.《597.9!537.7!上甘岭,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高地!》
4.《上甘岭战役我军因何获胜》共产党员网。
评论 15
fm9876578 2020-10-20
最可爱的人
fmst 2020-10-19
[微笑]
fm1497026 2020-10-19
让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