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车等人到人等车 成都熊猫爬墙下,游客长队排起来丨蜀地烟火气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03-14 18:18 271585


开栏语|进百行观百业 数读蜀地烟火气

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 于婷 视频 梁家旗 摄影 杨涛

清早的阳光穿过玻璃幕墙,照在IFS努力爬墙的“熊猫”背影上时,熊猫直通车司机黄沂开启了新一天的忙碌。

这个春天,和气温一同按下“快进键”的,还有景区、商圈、交通枢纽涌动的人流车流。

戴着熊猫头饰追随“顶流”花花的游客、拖着行李箱行色匆匆的旅人……成都市中心的地标IFS的“熊猫屁股”下,许久不见的景象回来啦。

全国各地来蓉旅客排起候车长队,他们的身影融入进城市脉络中,实现着与春暖花开的双向奔赴。

熊猫直通车司机黄沂

闹热的生活,有奔头


    熊猫直通车前排起长队

3月10日上午9点,春熙路IFS“熊猫屁股”下,一辆熊猫直通车即将发车,车上47个座位坐得满满当当。站台上,等候乘车的乘客排起了长龙。“坐不上的坐下一辆,10分钟就发车了。”顺着黄沂手指的方向,另一辆熊猫直通车也已就位。

黄沂是该线路的驾驶员,这个土生土长的成都人。过去三年,感受过城市“冷清”一面的他,更加珍惜眼前的闹热。“那时一天跑两趟,都没什么乘客。”一班车站站停,但鲜有乘客上下车,而如今,就在始发站,车内游客已满员。

    熊猫直通车前排起长队

10日当天,由于黄沂车内乘客的目的地都是熊猫基地,他也按照要求,灵活地调整了线路,舍弃了宽窄巷子、文殊院等中途站点,从春熙路直达熊猫基地。这样的调整,对黄沂来说也轻松不少:“高峰期骡马市、市三医院那里特别堵,直达的话可以避开。”即便如此,这趟行程还是比疫情期间多花了近10分钟。

东北游客祝女士

一拖再拖的四川游,终于奔现


即便路上拥堵了不少,车上乘客的心却很舒畅。

“3年前就准备好的成都攻略,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坐在黄沂的车上,从东北来成都游玩的祝女士难掩兴奋,曾经一拖再拖的旅行,如今终于可以说走就走。

戴着熊猫发箍的妙妙和姐姐一路聊天,4岁的她并不知道这场旅行的意义。这是她人生的第一次旅行,今年,她的妈妈还计划着带着她自驾去一趟西藏,“现在出行方便了,可以多出去走走。”

    排队去看熊猫的小朋友

10日上午9点40分,当车辆稳稳停靠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西门的车站,车上的乘客们有说有笑地下车,期待着与熊猫界“顶流”花花的“奔现”。而黄沂的忙碌才刚刚开始,“去熊猫基地的高峰从早上8点就开始了,返程高峰从下午2点一直持续到6点。”

对于黄沂来说,乘客的多与少,跟收入并不直接挂钩,但他却格外喜欢眼前的这番热闹。“看着满车的乘客,给他们推荐成都好耍的、好吃的,我觉得很有意思。”在这个热情又开朗的老成都人心中,闹热的生活,才有奔头。

新机场大巴驾驶员杨聪

流动的面孔,带来踏实的忙碌


去年底,杨聪换了新工作。当时,开旅游大巴的他,已半年没跑车了。车停在那里,人待在家里,就拿着基本工资,杨聪的心情从最开始的闲适,到逐渐焦虑。“总要另找出路。”拥有一技之长的他,在去年底成为天府国际机场专线1号线的一名驾驶员。

刚到新岗位,杨聪的心里还是没底。安静的车厢带来的“孤独感”,让他不适应,也让他更怀念热闹,“热热闹闹,才能红红火火嘛”。

仿佛一夜间,这种“孤独感”消失了。

3月10日上午9点,杨聪驾驶的天府国际机场专线1号线从春熙路出发,在成都东客站上客后,车内已座无虚席,没有座位的乘客,只能等待15分钟后的下一趟车。

从八方而来,又要奔赴各地的乘客,为车厢点亮了流动的色彩。

新疆的文先生和妻子刚结束了成都的两天之旅。他们将前往安徽,随后还要去广州和马来西亚。这是两人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第一次旅行,也是迟来的蜜月旅行。

上海的文先生低头处理着手头的项目。做国际教育的他,终于完成了搁浅半年的计划,来成都拜访了客户。今年,他往来成都将更加频繁。

北京的李女士则是首次来成都出差。在成都商场里交流学习,在大源中央公园、镗钯街的小店里找灵感,这趟成都行让她“收获很大”。

这些故事,与杨聪“擦肩而过”。在驾驶室这方小天地里,他也有自己的小确幸:车上的人多起来了,路上的车多起来了,路边的景也多起来了,虽然早晚高峰让驾驶不再那么顺畅,但他的心却感到敞亮而踏实。

数读烟火气

从车等人到人等车,复苏就在春天里


    熊猫直通车前排起长队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

  • 当前熊猫基地旅游观光线(1条直通车+2条地铁接驳线)日均150-200班,较疫情期间增长42.7%。

  • 春运期间,日均载客8880人次,目前日均5000人次,较疫情结束前日均增长高达101%。

  • 天府机场专线的客流量也在全面恢复,目前日均100-120班,较疫情期间日均增长30%。日均载客3400人,较疫情期间日均增长高达148%。

相比这些数据,天府机场专线调度工作人员袁雨薇对“忙碌”则有更具体的感受。

“下午4点到凌晨,都是高峰期,尤其是晚上11点地铁停运后,客流量是最大的时候。”在天府机场专线干调度两年,袁雨薇亲身体验“从等人发车到提前发车”的转变。

机场专线是固定班次+滚动发车,至少30分钟要发一班车。“疫情期间,航班少,客流也少,基本都等人坐车,等到30分钟,坐不满也发车,空车的情况也有。”袁雨薇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今年,她经历了真正意义的春运。

天府机场的机场专线候车点里,排队的乘客多了起来,车等人,变成了人等车,“只要人一坐满,就发车,提前发车成了常态。”

乘客流动起来,袁雨薇也忙碌起来。一边忙着协调驾驶员,一边帮着售票工作人员售票,还要回答乘客们的咨询,这样的忙碌一直要持续到凌晨3点,最后一趟航班的所有乘客都坐车离开后。

对于黄沂、杨聪、袁雨薇等人来说,“忙碌”与其说是“变化”,不如说是“复苏”——工作节奏的复苏,城市的复苏,旅游行业的复苏,在这个气温一路高歌的春天里。

评论 8

  • f大英县河边镇m2075842 2023-03-17 发表于四川

    蜀地烟火气

  • 风风火火恍恍惚惚 2023-03-16 发表于四川

    回来了

  • 风风火火恍恍惚惚 2023-03-15 发表于四川

    越来越好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